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丹麥女孩 -- David Ebershoff / Tom Hooper


  丹麥女孩,原本其實是一本由大衛.埃伯肖夫(David Ebershoff)所寫的小說,書裡的莉莉是真有其人,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做變性手術的跨性別女性(這部分仍有爭議,但確定的應為歷史上第一個挑戰子宮植入的跨性別女性),但因為書我還沒有看過,因此此篇心得只著重於電影,丹麥女孩在2015年11月上映,領銜主演的演員為2014年以<愛的萬物論>拿到奧斯卡影帝的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由於LGBT一直是我關心的議題,而此類題材也鮮少能登上院線片的上映片單,因此知道台灣有上映的時候真的是相當開心,也想藉著此電影稍微偷渡一些關於LGBT的概念,讓原本不知道或不清楚的朋友們有機會了解一些,但畢竟我也不是專業,所以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不吝指正。

  先談何謂LGBT,L,為Lesbian的縮寫,意即生理為女性,自身心理認同為女性,且喜愛女性的人,G則是Gay,定義上與L相對,也就是生理為男性,自身心理認同為男性,且喜愛男性的人,B為Bi-sexual,意即會喜歡男性也會喜歡女性的人,最後則是T,也是跟丹麥女孩最為相關的,Transgender,跨性別,意即心理認同與生理認同相反的人。談到這邊可能許多人已經有點混亂,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性別議題極簡化成幾個部分:『生理性別』—單純以性器官作為分野,『心理認同』—自我認同是男性或女性,以及『戀愛性向』-喜歡的是同性或是異性;一般人常會把心理認同和戀愛性向做了不正確的連結,像是"男生看起來像女生就是喜歡男生",但用我們剛剛的分類去看的話,"男生看起來像女生"或許是自我認同是女生,但是"喜不喜歡男生"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囉,當然這是相當粗淺的分類,主要是希望原本不知道的朋友能夠比較明確了解這些名詞,除此之外,在這個世界中還有許多不同的人:如泛性戀、無性戀等等,這些跟"傳統"不盡相同的人也通稱為性別酷兒(Queer)。
  
  偏題了,簡單的介紹過LGBT後回到本篇電影主軸的丹麥女孩莉莉,莉莉原本的名字為埃納爾,是一個著名的風景畫家,太太葛蕾塔則是人像畫家,在某次因緣際會中,他替代了有事不克前來的模特兒,穿上女裝成為葛蕾塔的人像模特兒,這幅畫卻意外的讓葛蕾塔走紅,但也讓埃納爾發現自己心底竟然渴望著變成女人,或者說覺得自己應該是個女人,葛蕾塔原本不以為意,還幫他取了個"莉莉"的名字,但隨著日子的流逝,兩人漸漸發現這並不只是一場變裝遊戲,埃納爾發覺自己在女裝時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完整的,也越來越無法忍受回到男裝的生活,葛蕾塔夾雜在婚姻破滅的現實以及對埃納爾的尊重與愛之間,選擇了陪伴埃納爾一路成為莉莉的過程。
  


  故事雖然相當簡單但是卻很值得看,一句話就能說完的故事為何能拍成一部電影,我想正是因為這件說來簡單的事在世人眼中是多麼荒唐、多麼不堪,對於一個跨性別的人來說,他的一生必須受盡多少苦難、歧視,以及自我認同的心理掙扎和自我懷疑,其實電影仍是拍得太淺了,雖然我認為艾迪已經最大限度地去詮釋這個角色,但沒有實際走過這些事情我想能同理的部分仍舊有限,另外有些朋友也很大的責難這部電影,原著中葛蕾塔並沒有陪伴在莉莉身邊,他們離婚並且莉莉交了新男友,死於第五次變性手術(子宮植入)時葛蕾塔早已再婚,但電影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改寫了劇本之後,我身邊的確有很大半的朋友散場時的重點都放在"葛蕾塔好偉大、她對埃納爾是真愛、她好犧牲、莉莉好自私"等等言詞,儼然將莉莉的故事變成潛意識讚頌異性戀與一男一女本位的愛情故事,這件事多少讓我受挫,但是依舊是希望這些題材的電影越多,越能讓大眾了解不同性向認同和性傾向的人在這個世界確實存在著、掙扎著、痛苦著,唯有大家了解並知道他們本質和順性別、異性戀者無差異後,歧視才有可能一點一滴地被弭除。

  最後是一點點個人有點困惑的思考,在這個大家開始去強調去刻板化、去框架化的社會,如果當我們已經不認為穿裙子與化妝打扮是女生的專利時,為何埃納爾喜歡女裝這件事會是"自我認同為女性"的呈現呢?他也可以是喜歡穿女裝的男性啊,我自己本身並不是跨,身邊也沒有很好的跨性別朋友,其實很好奇在他們的世界裡,是怎麼去"確認"自己的自我認同是男性或女性這件事,最終如果真的把所有刻板形象跟社會規賦我們的那些責任義務丟掉,是不是除了生理性別以外,人類本身根本沒有心理認同上的性別這件事呢?

  最後的最後,艾迪.瑞德曼真的好帥(花痴模式開啟),我要瘋狂安麗他,大家快點去看<悲慘世界>、<愛的萬物論>、<丹麥女孩>、<怪獸和他們的產地>!!





0 意見:

張貼留言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