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2016 蘇顯達自法返國30週年獨奏會 -- 「走過半甲子的魔法琴緣」




  記憶中,自我開始有機會接觸音樂以來,小提琴的音色一直是最能讓我起共鳴的,雖然每一樣樂器都有她美麗的地方,但是對偏好小調跟悲傷曲調的我來說,小提琴作為傳導者絕對是最優秀的,每一個細微的轉折,微弱卻仍堅持的餘音,擦過每一根弦發出的音色都像一把把銳利的刀子直直的刺進心裡,很痛,也很美。

  第一次聽蘇顯達老師的演奏是我高中的時候,約莫是十年前,當時的我已經深深地為他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著迷,沒想到十年後的今天還有幸能看到他的表演,在台灣,所謂的藝術工作者真的是很辛苦的,能大紅大紫的寥寥無幾,而只要不夠紅,就很難生存下去,因此還能看到他的獨奏會,我是相當欣喜的。

  這次的曲目如下(翻拍自節目單):



  以回饋台灣樂迷來說,曲目安排的份量是相當的有誠意,精美的文宣還是免錢自取,加上最後高達四首的安可曲,真的讓我覺得十分欣喜,因此即便音樂再淒美、再好哭,我的嘴角自始至終都是噙著笑容卸不下來,以下不全介紹,只簡單記錄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曲子:
  
  可能因為聽慣了古典,覺得馬水龍的曲子曲風相當特別,所謂的"無調性音樂"真的相當的無調性,感覺很不協調,雖然有種特別的感覺,卻一直覺得和弦彼此之間不斷的衝突,相當刺耳,屬於我無福消受的音樂。

  皮耶涅的第三樂章相當的快速,也用了許多撥弦的技巧,聽的時候心情一直是鼓動、躁動著的,一個老梗或真實的比喻是:"心臟彷彿要從胸腔或口中跳出來",收尾也相當的漂亮,結束時爽朗刷下的最後一組和絃讓人有渾身舒暢的感覺。

  相對地同樣是古典,舒伯特走的是穩定優美的路線,有些人習慣用顏色來形容音樂:紅色是慷慨激昂,深藍是憂鬱低沉;舒伯特這首小奏鳴曲閉上眼睛後,跳出來的是非常明亮的水藍色,讓人覺得清爽,不管是抒情的第二樂章或是略快的第三樂章,那股優美的藍是一直持續的,時而優雅如歌,時而像無數精靈輕巧地跳躍在每一個音符上,隨著演奏者的手指舞動著。

  安可曲的綠島小夜曲以及淚光閃閃都是耳熟能詳的曲子,經過改編後的旋律也是相當地美麗,如果說舒伯特是單一的水藍,這兩首就像是有彩虹鑽進了耳朵裡,讓我一邊深呼吸微笑,一邊有想落淚的衝動。

  最後真的很想說謝謝,謝謝所有努力的音樂家們,以及願意贊助他們的機構,讓我可以如此輕易地聽到名家演奏的名琴,今天晚上浸潤在音樂的世界裡,就像靈魂被洗滌了一般,相當的美好,希望自己能好好記住每一次聽音樂會的那種感動,提醒自己對於音樂的熱情不要被忙碌的生活蓋過,要繼續保有這份心中這塊單純因為美而喜悅、為美而感動的田地。



0 意見:

張貼留言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article